close

112211082.jpg

 

第四章 實踐的方法

 

 

第一節 個人實踐方法

 

佛教雖然是鼓勵我們要出家了脫生死,但眾生的根基各個不同,所以佛不但制定出家戒律,同時也指導在家居士如何過個正常的生活。佛陀還向善生子詳細論述了在家修行者在世俗的家庭和社會生活中如何修身善己的道德規範,如《中阿含.善生經》:

 

若有人善別六方,離四方惡不善業垢,彼於現法,可敬可重,身壞命終,必至善處,上生天中。[1]

 

離四方惡不善業垢,就是經中佛陀對善生子說的四種穢業、四種罪、六種非道及四非親四善親。所謂四種穢業,即指殺盜淫妄,是佛教根本大戒,佛教認為犯此根本大戒必將受到惡報,墮入輪迴。所謂四種罪,是指欲、恚、怖、癡。都屬於人的心理活動範圍,是人的意識方面的活動。佛教認為在眾多的意識活動中,欲、恚、怖、癡等四種是引起眾生罪業的、內在心理方面的根源。人們正是因為有了這些意識活動,才引發了諸如殺、盜、淫、妄等惡行。因此修行者必須重視意識的修煉,時時注意不讓這些心識活動生起。滅除惡的心識活動,是佛教修行的基礎,因此釋尊在此向在家修行者說四種罪四種福,要求所有修行者依此而行。[2]

《佛說善生經》當中,佛陀向長者善生之子開導一位在家的居士,應當謹守不殺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語、不嗜酒、不賭博、不好伎樂、不交惡友、不怠惰等等戒律及原則。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受三皈守五戒,三皈是皈依投靠佛、法、僧三寶座下。五戒是受持五條戒律,使行為不致逾越常軌。這五條戒律就是: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這些根本戒律是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在佛教中的反映,是任何社會條件中人與人相處最基本的道德原則。

 

第二節 家庭團體實踐方法

《佛說善生經》當中,對於敬奉師長、親族及沙門、婆羅門的原則及方法,亦都有所提示和規範,《佛說善生經》典籍實為闡述佛教家庭倫理觀之最重要的文獻。在該經當中,對於當時印度家庭生活當中所存在的父母、子女、夫妻、師弟、親族、主僕、沙門等六種重要關係,皆做了清楚而精要的規範和提示,原始佛教的家庭觀及家庭倫理思想,此經實可為代表。如身為人子,對於父母,當一奉能使無乏;二者凡有所為,先白父母;三者父母所為,恭順不逆;四者父母正令,不敢違背;五者不斷父母所為正業。而為人父母者,亦應以如下五事來敬親其子:一者制子不聽為惡。二者指授示其善處。三者慈愛入骨徹髓。四者為子求善婚娶。五者隨時供給所須。而在夫妻關係上,丈夫當敬待其妻子:一者相待以禮。二者威嚴不媟。三者衣食隨時。四者莊嚴以時。五者委付家內。而為人妻子者敬待其丈夫:一者先起。二者後坐。三者和言。四者敬順。五者先意承旨。

此外,《佛說善生經》指出五戒十善,一方面是防護自己,另一方面也是保護他人。經文中也到利人布施等。「禮六方法」始終都在關懷「彼方安隱,無有憂畏」,這包括了財施與無畏施。在對待親友中,給施、善言、利益、同利,相當於一般所說的「四攝事」。如《長阿含.善生經》云:

 

善生!夫為人者,當以五事親敬親族。云何為五?一者給施,二者善言,三者利益,四者同利。五者不欺。[3]

 

此修養道德倫理的種種利益,包括人天乘的道德倫理中,屬自利與利他部份。如「同利」是指視人猶己,無所軒輊,英譯作by treating them as he treats himself,晉譯則在「禮六方法」末尾,直接提出「四攝事」之語,其中「同利」即譯為「等利」。而對「同利」則為「同利等彼已,所有與人共。」即說:「與人同財利。」「得利與人共。」或「眾生等同利。」英譯作impartiality to one,意義相同。[4]而依照《佛說善生經》中所言之實踐,更要以無緣慈,同體悲的心,時時為對方著想,處處拔苦與樂。無緣慈,同體悲,人與人之間,時時處處都是緣,擦肩而過是緣,一見如故是緣,緣有善緣和惡緣,善緣的人一見面,歡喜快樂的好似一家人,不管有緣、無緣,佛家都要以慈悲心來對待,這就是無緣慈。[5]每個人若都如是實踐,便能為對方拔苦與歡樂,一家人也就能和諧美滿,這就是佛教的無緣慈,同體悲的精神。

 

第三節 社會國家實踐方法

    中國儒家對倫理道德是非常重視的,儒家的許多倫理觀念和佛教相同。佛教有六倫,而儒家有五常、五倫之說。〈大學〉:「君臣也,父子也,夫婦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達道也。」又「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上》。

然而,佛教有主僕一倫;儒家有長幼一倫,各具特色。佛教有僧俗一倫;儒家有君臣一倫。佛教重視宗教倫理;儒家重視政治倫理,故有不同。對六方的禮敬,佛陀雖然依一般在家人的成長與生活條件,安排了合理的次序,由父母、子女、而師生、而夫妻、而親友、而主僕、而僧俗,先家庭倫理、社會倫理,再宗教倫理。但每一個人的人生際遇不必相同,生來的習氣也不盡相似,依緣而有的世間關係,不必在六倫之間強安次第,也不必對各種倫理關係有固定的輕重之別。人際關係的親疏、厚薄是在緣起中自然形成的,不一定非以血緣或家庭為優先標準。這與以家庭為本位的儒家倫理還是有差別的。

然而,佛教倫理是有宗教的目標的。《佛說善生經》的倫理,是建立人天乘的修行,而就終極目標來說,還是為解脫輪回、證得涅盤作準備。所以佛教倫理是有宗教向度的。《佛說善生經》六方之說,而稱之「絜矩之道」,如〈大學〉云:君子有絜矩之道也。所惡於上,毋以使下;所惡於下,毋以事上;所惡於前,毋以先後;所惡於後,毋以從前;所惡於右,毋以交於左;所惡於左,毋以交於右。此處所說的上、下、前、後、左、右,正好也是六方,其間的人際倫理也是具有緣起相對性的。[6]總之,兄弟姊妹、親朋好友,甚至於不認識的人都能如此和諧對待,自然沒有家庭問題;夫妻、子女、婆媳一團和氣,家庭社會一片祥和,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便是個快樂的大家園。[7]

 

第四節 國際間實踐方法

   佛陀時代乃至更久遠前的人性和現代數位化時代的人性,基本上是一樣的,只是現代人透過科技的應用,使萬象顯現得更多元複雜;然而人類所面臨的問題、煩惱和苦厄、災難也因而更多。許多人面臨生命的無奈與苦困,想出離生活的惡境,讓生命更美好卻沒有門徑。如果不能明白善之所由生,惡之所由生的因果道理,不明白善生、惡生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又怎能期待開啟善生之門呢?《佛說善生經》就是為佛陀開示善生之道、善生之門、惡生之道、惡生之門的聖經。[8]

「善生」就是身心健康,家庭安樂,經濟富足,飲食、衣服、臥具、醫藥無缺,無煩無惱,無憂無慮,無懼無畏,自由自在,與人為善,自利利他。在全世界五十幾億人口中,二十一世紀影響人類善生的問題很多,諸如自然生態保護、各種環境(包括土地、空氣、水資源)污染、地球暖化、種族迫害、宗教信仰等諸多問題,加上國際戰爭、糧荒、價值觀金錢化、倫理道德日益下沉、憂鬱症等精神疾病增加、傳染病菌不斷突變、網路犯罪、毒品氾濫等,這些都是屬於公共性的、全球性的問題,要靠各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們、各國政府以及聯合國來共同解決,我們只要作到覺醒和充分配合改善即可。[9]總之,倫理、道德、財富、智慧、慈悲是建構真善美人生、真善美生活、幸福人生、幸福家庭的必要條件,是現代人的必修功課。然在家的信眾,於原始佛教時期,仍擁有遠高於出家僧眾的龐大數量,且從佛教所特別標舉的「中道」思想來看,世俗的生活雖屬有為、有漏,然仍無法徹底否定其存在的意義及價值,抑或完全廢棄之。是以,佛陀在世之時,即曾針對在家居士,開示家庭生活當中所須遵循奉守的一些重要倫理原則。這些倫理原則,《佛說善生經》已經為豐富完整說明。能幸運得到佛陀的啟示,就如同是盲人得重見光明,久旱逢甘露,無知者可以得到智慧,被溺者得到拯救上岸,所以要實事求事去實踐。使我們對過去內心懷疑一掃乾淨。佛陀歸敬指導人們智慧學問啟發的方法,使人歸敬隨從學習佛陀教法的修行人。能在佛法中隨學,並實踐世間道德標準﹕仁、義、禮、智、信,做人的基礎的原則。

 

 

 

結論

  本研究目的主要探討《佛說善生經》的教育倫理觀,所以探討的議題包括:(一)《佛說善生經》之由來、(二)《佛說善生經》主要倫理思想、(三)《佛說善生經》六方倫理所對應教育倫理觀、(四)《佛說善生經》實踐層次。根據經典文本分析,所獲得之結論,歸結如下:

    一、《佛說善生經》為佛陀教化神教徒的長者子「善生」所說之經,經的流傳譯本之廣泛

本研究首先說明《佛說善生經》之由來,發現《佛說善生經》是佛陀為教化神教徒的長者子「善生」所說之經,此經之譯本,在安世高至僧伽提婆近二百年間,此經先後有至少四個不同的版本,其中如《尸迦羅越六向禮經》、《六向拜經》等都是此經的異譯,而在《長阿含經》和《中阿含經》中都收有此經。可見此經的流傳譯本之廣泛。

二、六方倫理建構了佛化家庭、佛化社會與佛化倫理的基礎,突顯了佛教倫理的相對關係性。

其次本研究從六方倫理(父母與子女、師生、夫妻、個人與親族、主僕、檀越與沙門等)切入,探討《佛說善生經》主要倫理思想。就父母與子女倫理,主要的觀念為:子女應奉養父母,為父母做事,而且要存續家業,父母對應子女,首先要防止子女作惡,培養品德,學習謀生的能力,再成家立業;就師生的倫理而言,其關係應相互禮拜與供養,相互尊禮與懷恩,在各盡其道的努力下,除了在生命相互成全,更要綿延人類的智慧;就夫妻倫理而言,丈夫不能以男性的權威,來壓制婦女,要由相互禮敬的方式,以禮對待妻子,妻子也要以尊敬和愛意來相對待,增進彼此間的感情交流,強化婚姻的穩固;個人與親族倫理部份,親友的對待可給與財物、對話、共同分享利益,內心沒有欺騙,相處之道所強調的是彼此行為上互敬與互利,凡事都能以平等互惠的態度,互相成全,互相照應。這是朋友間相濟的友誼表現;在主僕倫理中,佛陀基於平等的觀念,所以提出主人應具有人性化的道德涵養,並應體恤照顧家中的僕人,奴僕則要謹守自己的本分,嚴守自己的職責;在檀越與沙門、婆羅門倫理部份,主要說明一般人與宗教師的社會倫理關係,此宗教倫理來自信仰的交流,其中在家者要能禮敬法師並供養物質的需求,法師或宗教師是信仰的傳播者與實踐者,以自我德行的修養來引領眾生歩向正道。大抵上,六方倫理建構了佛化家庭、佛化社會與佛化倫理的基礎,其中除了教化倫理思想,更重要的是突顯了佛教倫理的相對關係性。

三、佛教的教育倫理觀是強調平等關係性,故符合前衛性與時代性需求。

延續《佛說善生經》六方倫理的基礎,本研究再進一步探討其對應教育倫理觀,包括家庭、學校、婚姻、人際、社會教育、經濟。在家庭教育部份,研究認為《佛說善生經》佛教的家庭倫理觀還強調子女要順從父母的意願,盡可能滿足父母的欲望,此外,兼顧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的侍親之道,以及兩者平等的對應關係,無疑是進步的倫理觀,與此相比,中國傳統儒家倫理多在子女對父母態度方面,有些差異;在學校教育部份,研究認為《佛說善生經》以「為弟子謙,師以仁教」來歸結,因學生「學不倦」而師者「教不倦」,則師生關係自然和諧而親密,教師對學生善盡啟蒙、促進發展之責,學生自然心懷敬師之意、力行愛師之德,強調兩者因果對應關係;在婚姻教育部份,研究認為《佛說善生經》以丈夫對待妻子應當尊敬、憐愛、待之以禮時,同時也說妻子對待丈夫應該尊敬、愛護。此夫婦倫理觀,所想要表達的應該是在賦予婦女在婚姻關係中享有性和經濟的基本安全和保障。其主張丈夫應當愛敬妻子的婚姻觀裡,是一種相當「平等對待的婚姻觀」;在人際教育部份,《佛說善生經》強調應以「四攝」(布施、愛語、利行、同事)來統攝,對於親友表現「忠於朋友」的德性,而「有福共享」,此外也表現接納與尊重的態度;在社會教育部份,經文表明平等思想與合理的制度,主人對於僕役,寬和、體貼的應該是「當以時飯食與衣被」與「用時衣食」等方面。關於員工「所當作,自用心為之」,只把它當作自己的事業,用心經營,此乃敬業精神。資方對於勞方要有關懷、體貼之意,而勞方則要克盡其職責,發揮其工作之附加價值,可見佛教也有非常重視現實的一面,這應是佛教慈悲精神的體現;在經濟教育部份,對於在家佛教徒來說,要在一定的法律規定和道德規範,即「以種種戲求財物為非道」,物質需求是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在滿足人的基本生存所需的物質條件前提下,才能進一步追求精神生活,所以佛教對財務的使用分配也提出基本原則。綜合以上內容,研究發現佛教的教育倫理觀是強調平等關係性,益有其中的相互因果道理存在,其中許多教育倫理思想因為以平等平衡關係為基礎,故符合前衛性與時代性需求。

四、實踐層次可從個人、家庭團體、社會國家、國際間,可依平衡性、平等性與務實性等方式實踐。

而再從實踐層次來看,個人實踐層次,作為一個佛教徒,首先要受三皈守五戒,這些根本戒律是社會最基本的道德規範在佛教中的反映,是任何社會條件中人與人相處最基本的道德原則;而就家庭團體實踐層次,要以無緣慈,同體悲的心,時時為對方著想,處處拔苦與樂,不管有緣、無緣,都要以慈悲心來對待,這就是無緣慈,每個人若都如是實踐,一家人也就能和諧美滿,這就是佛教的無緣慈,同體悲的精神;而就社會國家實踐層次,佛教人際倫理也是具有緣起相對性的,故兄弟姊妹、親朋好友,甚至於不認識的人都能如此和諧對待,自然沒有家庭問題;夫妻、子女、婆媳一團和氣,家庭社會一片祥和,整個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國際間實踐層次,諸如自然生態保護、各種環境污染、地球暖化、種族迫害、宗教信仰等諸多問題,加上倫理道德日益下沉等,這些都是屬於公共性的、全球性的問題,只要作到覺醒和充分配合改善即可。

從佛教所特別標舉的「中道」思想來看,世俗的生活雖屬有為、有漏,然仍無法徹底否定其存在的意義及價值,抑或完全廢棄之,這些倫理原則,《佛說善生經》已經為豐富完整說明。其清楚說明六方兩兩對應關係,並有互相因果關係為思想背景,其無論在思想與實踐上都有完整的平衡性、平等性與務實性,且不因時代的改變,而失去教育倫理觀的價值性。

 

 

 

參考文獻

經典:

西晉沙門支法度譯,《善生子經》,《大正藏》,第一冊(No17),卷1

東晉罽賓三藏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善生經》,《大正藏》,第一冊(No.26)卷33

後秦弘始年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長阿含.善生經》,《大正藏》,第一冊(No.1)卷11

後漢安息國三藏安世高譯,《佛說尸迦羅越六方禮經》,《大正藏》,第一冊(No16),卷1

 

期刊論文:

王開府,〈《善生經》的倫理思想--兼論儒佛倫理思想的異同〉,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頁209-224

邱敏捷,〈佛教《六方禮經》之倫理觀探析〉,正觀雜誌社,35期,2005年,12月,頁65-100

淨心長老,〈佛教與家庭〉,《慧炬雜誌》,564期,頁4-14

陳美華,〈佛教的婚姻觀─以《阿含經》為主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4年,頁23-66

業露華,〈從《佛說善生經》看佛教的家庭倫理觀〉,《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5月,頁69-82

 

專書論文:

邱金品,《在家人的佛教倫理-以巴利本《善生經》為對比之研究》,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

鄭志明,《佛教生死學》,台北:文津,2006年。

繼雄法師,《初期佛教家庭倫理觀》,台北,法鼓文化,1997年。

觀淨比丘,《復歸佛陀的教導》(一),彰化:正法律學園,2004年。

 

網路:

依淳法師,〈《善生經》對現代倫理道德和幸福人生的啟示〉,200466日,http://www.fjnet.com/pty/xqsd/200812/t20081227_98580.htm

 

 

[1] 《中阿含.善生經》,《大正藏》,第一冊(No.26)卷33,頁639。

[2] 業露華,〈從《佛說善生經》看佛教的家庭倫理觀〉,《中華佛學學報》,第13期,2000年5月,頁73。

 

[3] 《長阿含.善生經》,《大正藏》,第一冊(No.1)卷11,頁72。

[4] 王開府,〈《善生經》的倫理思想--兼論儒佛倫理思想的異同〉,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頁209-224

[5] 淨心長老,〈佛教與家庭〉,《慧炬雜誌》,564期,頁4-14

[6] 王開府,〈《善生經》的倫理思想--兼論儒佛倫理思想的異同〉,華梵大學第四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00年,頁209-224

[7] 淨心長老,〈佛教與家庭〉,《慧炬雜誌》,564期,頁4-14。

[8] 依淳法師,〈《善生經》對現代倫理道德和幸福人生的啟示〉,2004年6月6日,http://www.fjnet.com/pty/xqsd/200812/t20081227_98580.htm

[9] 依淳法師,〈《善生經》對現代倫理道德和幸福人生的啟示〉,200466日,http://www.fjnet.com/pty/xqsd/200812/t20081227_98580.htm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人生的藝術 的頭像
    人生的藝術

    人生的藝術

    人生的藝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