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經過分裂後,開始派系的分化,很多人認為不同派系依然是佛教,事實上、上座部根本不承認大眾部,好比伊斯蘭教,我們看它是分化為遜尼派和什葉派,可是在伊斯蘭世界里,常常會在清真寺被放炸彈,這是不同教派所為,在他們眼里不是教派那麼簡單,而是不同宗教,所以在他們眼里,那是異教徒,放點炸彈也是意思意思而已,佛教在分裂部派後,從歷史上也曾經發生過,只是沒有極端到放炸彈,而是說伏國王將大眾部趕出國,這在古代的斯里蘭卡曾發生過的事,在最初阿育王所支持的也是上座部,後來將大眾部趕出境。大眾部為了生存,開始自創理論,只是掛個「佛說」或「大乘佛說」,而內容隨著時空的發展,產生一套自己的系統,所以現代我們從南傳與北傳經典對比,是有很大的差異的。
如果從學術和歷史切入看佛教發展,可以發現太多線索了,可大多從信仰角度切入,信仰者不會在乎這,他們只重「信」只要「信」便可,所以大乘很多經典都重在「信」華嚴經云:『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淨土:系列也是「信、願、行」,我能理解那時代的背景,幾乎都文盲,不要說認字,生存都困難人,所以在阿含很長出現,長行、重頌、孤起、譬喻、因緣、無問自説、本生、本事、未曾有、方廣、論議、授記,也就是十二部,用這種方便方法去理解佛法。佛教在印度不是一塵不染的,畢竟佛教不是主流的宗教,在印度也是受時間的吹化,也受外來入侵者所統治過,所以大眾部受很多文化洗禮,產生豐富哲學,應該說,佛教融入太多外來思想,由其是在大眾部裡。
大眾部幾乎都是在絲綢之路的經濟樞紐,佛法可傳播仰賴少數經商民族,還有這些大乘祖師智慧。各位,如果你夠細心,可從四部阿含分辦出,那一部是上座部、那一些是大眾部的作品。大眾部經典的設計,教我們做種種供養,這和最初「四事供養」有所差別的,因此當初就解決經濟問題,使的大眾部的僧人可安心辦道,這也影響後來中國佛教。還有漢傳佛教在經典的流通都是用方便法、重「信仰」感應和有所求的經典,例如:普門品、藥師經、彌陀經、水懺、地藏經等等,可對「法」的認知,解脫法,幾乎寥寥無幾,這也是漢傳佛教的大問題點,只注視建大寺、發展硬體,僧侶們仿彿是廉價勞工,身心疲累,這已經是本末倒置,在用行菩薩道那套理論,強加給僧眾,將車一直往前開,看不到終點,最後落個求生淨土,做為最後的依賴,有點可惜了。
可以看得出,漢傳法師講課,离不開「信」、「感應」、「供養」、「求」,這也是漢擇經典,所提唱的東西,所以可以看到華人世界,幾乎离不開的話題,也許需要先解決現代階段,才有辦法往上一層,不過這課題在干年前的中國,就開始玩這套了,千年後的華人依然在這套系統輪迥中,繼續使用。華人的需求,也許是從心靈追求物質吧!否則我真的無法解釋,不像西方人,他們所接觸佛法,可以從「禪修」直接進入很深、很專業和融入生活中,而不在於宗教儀式上。漢傳佛教是時候反觀了,我們到底要什麼,我們還要走回老路嗎?其實現代有一群傳漢法師,他們看起來沒什不同,其實較走實修和用南傳方式,較不累、不用太忙,可專心用功,這是好的,所以真的要問自己還要走回老路嗎?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