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外求生,野外生存,對於現代的文明人來講,是的很難的課題,由於過慣舒適與安逸的生活,在什麼都用金錢做交易的日子裡,人類佷難在回到最原始森林的氣味,偶爾露露營,還是那種很便利,有廁所、有廚具、應有盡有的環境下,住上一兩天,稍微體驗體驗,回到現代城市中,可以炫耀,我也有露過營的,只是這樣吧了。
有看過美國「荒野独居」的節目,參加者必須在節目組,規定的地方住上100天,勝利者可獲得100萬美金,可前提是只可帶上幾件工具,過後就全靠自己一人在荒野度上100天,吃、住等全都靠打獵、採集野菇野菜等生活。所有參賽者都信心滿滿,大部分參加者都有一定野外求生的知識與經驗,很遺憾的事,有的只一天或三至五天,便放棄了,也許是心理因素吧!那種孤單、恐懼、不安或想家,這些都會影響心情的關鍵之一,接下來就是解決食物的問題了。整整100天的日子,每天都有不確定因素,有一餐沒一餐的,又寒冷、飢饑、還有心理測驗,這就是單獨野外生存的挑戰。
佛教有一種修行,就是所謂森林派,也就是除了早上出來托缽外,其它時間都在森林中修行。這種方式,聽起來很脫俗、灑脫,可面臨的挑戰也不少,曾經有位住過森林派法師和我分享過,在熱帶雨林修行,很少會被老虎吃掉的,大多睡覺時蛇在旁邊,或中瘧疾,。森林中是寂靜的,除了大自然音、烏音、蟲音,整個狀態就是自我面對心理因素了。在森林派又分一群人,和單獨一人的,群體我們都可以理解,當遇到什事,都可以照應,可單獨一人的便要像荒野独居這種模式過活了。
我在終南山道宣律師道場住過,在什麼月份已今忘了,記得那時很冷、還飄雪呢!那裡的法師告訴我,12月份時開始封山,由於雪下太大,那時候也不會有游客上山,是他們可以好好用功的時候。沿著淨律寺的另一邊,串過山崖邊走,那裡有五間茅棚,每間茅柵還格有段距离,這裡是游客止地,是讓專修用功者的地方。茅棚很小,很簡陋,在山上建房子,所有的費用都是平地建的幾倍,茅棚有基本的水與電設施,可惜的是電線被山賊偷了,只能用蠟燭。當初去時,剛好有位喇嘛和一位瑜珈士在閉關,在拜防過程時,才知道不易的,雖然是有水,可冬天時無法洗熱水澡,門口種的菜都被山豬吃光光,還有食物方面要怎保存也是個問題,沒冰箱,晚上隨時會被老鼠吃掉。南傳與北傳的傳承雖然不同,可真的過上荒野修行,都是不易的挑戰。
古代還有種叫,雲遊僧,就是居無定所,四處雲僧,走到那裡,托缽到那裡,詩詞中不是有講到:一缽千家飯 孤身萬里遊嗎?我各人認為,這在古代是可以的,由其是在絲綢之路時代,或者某個朝代比較可以。因為古代,有的國家不像現代這樣,有的是城牆內就算國家,或者部落就是國家,當离開城牆外或部落,就是人煙稀少,叢林或山川河流,因此古代較能這樣到處走。這也是中修行方式,換現代的模式,好比背包客,帶著帳篷、睡袋還有些裝備,就進入深山,有點像露營,可雲遊僧並不是踏青,是求法、傳法或者翻譯之類的事,像玄焋大師就是求法的類型。所有我才認為,這種雲遊僧在古代較可以做到,換成現代難點,也許形式不同,例如:居留証,存款、種種文件或什証明才行,所以現代要當雲遊僧,從一國至一國,這種不叫雲遊僧,要叫富裕僧才辦到。
有本書叫《雪洞:喜馬拉雅山上的悟道歷程》是位英國比丘尼丹津,在喜馬拉雅山,海拔13200洞穴中修行,在雪洞渡過了長達12年之久。這真了不起,一般聽到喇嘛要閉關3年3個月才算一個完整的修持,有的還沒3年精神上出問題的一推,我曾經聽過老師在課堂上講過:中國某個地方,在山崖旁邊有間關房,有三位在裡面專心念佛,3年才能開關門,第一年、其中一位就受不了,開始鬧,就讓他出來,第二年時,其中一位也受不了,也開始鬧,可外面的人不開門放他出來,結果他爬窗,不小心掉下懸崖死掉了,快第三年時,最後一位也受不了,結果外面的人請了有閉關有經驗者、和他開示、安撫他,最後才圓滿3年閉關。第一和第二位其實有開示、安撫,可沒辦法就是沒辦法,第二位還掉下懸崖死亡呢!這是真實的故事,所以說,當獨處或閉關用功,如果沒有點功夫底,還是不要自大。
現時代,要荒野修行還是居家修行,其實都可以,只是看自己的條件,佛法不是一在的說中道嗎?在《阿含經》佛陀一在勸大迦葉要放棄苦行,可大迦葉還是堅持走自己的路,佛陀都沒說什,只讚嘆。同樣的,要過荒野修行還是居家修行,都必須要有條件,要懂法還有善知識,否則當內心沒那麼強大時,反而副作用更大,做什事都好,不即不离,順順做,默默行,就對了。
留言列表